诗文岛

出塞

曹勋 〔宋代〕

闻道南使归,路从城中去。
岂如车上瓶,犹挂归去路。
引首恐过尽,马疾忽无处。
吞声送百感,南望泪如雨。

译文

听说南使要归国,归途要经过城中。
我多么想变作那车上悬挂的油瓶,一直能随车返回故土。
我伸长脖子,望着,唯恐使臣的车队过尽,但转眼之间,疾去的车马已杳无踪影。
我强行抑制自己不要哭出声,送走使者我心中百感交集。遥望南天,悲伤得泪落如雨。

译文二

听说南方的使者(指南宋出使金国的使者,即作者曹勋及其随从)要回去了,眼看道路从城中穿过远远而去。
(我们沦落在金国铁蹄下的人民)哪能比得上使者车上的水瓶?水瓶还能挂在车中随车走在南归的路上。
人们伸长头颈看着使者的车队,唯恐车辆过尽。可是马走得很快,倏忽之间已看不见走到何处。
人们无声地悲泣,传送出种种感慨;抬眼南望,泪下如雨。

注释

塞:塞外。
车上瓶:车上挂瓶,内盛油膏,供滑润车轴之用。

创作背景

  绍兴十二年(1142)底至次年年初,曹勋奉命出使金国,迎接高宗母亲韦太后归来,《出入塞》两首诗便是分别写于往来途中。

名家点评

  今·黄珅:“这两首诗,都借被虏女子之口,道出当时被占区人民的羞愤之情,凄凉之况。……诗也写得深婉感人。”(《宋诗鉴赏辞典》第875—876页)

简析

  抒情诗有时也要刻画人物形象,通过人物形象来抒发感情表达主题。抒情诗中对人物的刻画,往往侧重揭示人物的心理状态、感情活动。这两首诗捕捉住几个典型细节,把人物凄凉境况、羞愤之情、故国之思揭示得细致入微,强烈深沉。显然,作者在出使金国期间,对沦陷区人民的生活与精神状态,作了观察,积累了真切、丰富的感受,才有可能写出如此感人的作品。

延伸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