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抵观书先须熟读,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。继以精思,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,然后可以有得尔。至于文义有疑,众说纷错,则亦虚心静虑,勿遽取舍于其间。先使一说自为一说,而随其意之所之,以验其通塞,则其尤无义理者,不待观于他说而先自屈矣。复以众说互相诘难,而求其理之所安,以考其是非,则似是而非者,亦将夺于公论而无以立矣。大率徐行却立,处静观动,如攻坚木,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;如解乱绳,有所不通则姑置而徐理之。此观书之法也。
凡读书,须整顿几案,令洁净端正,将书册齐整顿放,正身体,对书册,详缓看字,子细分明读之。须要读得字字响亮,不可误一字,不可少一字,不可多一字,不可倒一字,不可牵强暗记。只要多诵遍数,自然上口,久远不忘。古人云,“读书百遍,其义自见。”谓读得熟,则不待解说,自晓其义也。余尝谓,读书有三到,谓心到,眼到,口到。心不在此,则眼不看仔细,心眼既不专一,却只漫浪诵读,决不能记,记亦不能久也。三到之中,心到最急。心既到矣,眼口岂不到乎?
出自朱熹《童蒙须知》
译文
看书大多数都必须先要熟读,让书上的语句都好像出自于我的嘴巴。紧接着就精心地思考,让它的道理好像都出自于我的心里所想的,这样以后可以有所收获了。至于那些对于文章道理有疑惑的地方,各家说法纷繁错杂,就也要虚心静静思索,不要匆忙急促地在各家意见中确定谁对谁错。先假定一种说法自己单独列为一说,然后顺着文章的思路去想,来验证它思路的通畅和阻塞。那么那些特别没有道理的说法,不等到和其他的学说相比较,就已经自己屈服了。再用大家的言论互相诘问反驳,然后寻求它的道理的稳妥,来考证它的正确或错误,那么好像是对其实是错的,也将被公众承认的说法所否定而不能成立了。一般情况下,慢慢地停下来看,用平静的心态来观察发展变化,如攻击坚硬的木头,先攻击它的容易的地方而再攻击它的关键之处;如解开缠乱在一起的绳子,地方有所不通就暂且放在那儿慢点去处理它。这就是看书的方法。
但凡要是看书,要把读书用的桌子整理,让桌子干净平稳,将书本整齐地竖放,让身体坐正,面对书本,缓慢安祥地阅读字句。仔细从容分条明细地阅读。要念得字字响亮,每一个字都不要错读,不要少读一个字,不要多读一个字,不要把字词颠倒,不要不明文章,胡乱理解内容,只是要多诵读几次,自然而然的就上口了,隔很长时间也不会忘记。古人说,读书的遍数多了,它的道理自然就明白了。所以如果书读的熟悉了,不用看解释说明,自已就明白书的大意了。我曾经说,读书有三到,便是心到,眼到,口到。如果没用心,眼就看不仔细,心眼不专心,只是在扮作有感情朗读,就不会记忆深刻,就算能暂时记下,也不会记的很牢。心到眼到口到之中,心到是最重要的,用了心去读了,眼和口难道不会跟着到吗?
注释
(1)纷错:纷繁错杂。
(2)遽(jù):仓促
(3)之所之:到所要去的地方。即顺着文章的思路去想。
(4)通塞:畅通和堵塞。
(5)自屈:自动屈服。
(6)诘难:追问,责难
(7)安:稳妥。
(8)夺于公论:被公认的见解所更改。夺,更改,修正。
(9)无以立:不能成立。
(10)大率:大多
(11)徐行却立:徐行,慢慢走。却立,退立。
(12)节目:木头节子,节骨眼,这里指关键之处。
(13)姑:姑且,暂且。
(14)正:使 ......端正。
(15)详:仔细。
(16)牵强暗记:勉强硬记,指文章没有读熟,就一句一句地在心里硬记。
(17)诵:读。
(18)见(xiàn):同“现”,显现。
(19)急:要紧,急迫。
(20)几案:书桌。
(21)云:说。
(22)亦:也。
(23)漫浪:扮作有感情朗读。
(24)晓:懂得。
理解
《童蒙须知》 (一作《训学斋规》)为南宋学者、理学家朱熹写的一篇启蒙读物,收录在《东听雨堂刊书·儒先训要十四种》。《童蒙须知》分衣服冠履、言语不趋、洒扫涓洁、读书楔子、杂细事宜等目。对儿童生活起居、学习、道德行为礼节等均作详细规定。如“凡为人子弟,当洒扫居处之地,拂拭几案,当令洁净”;“凡读书,须整顿几案,令洁净端正”;“读书有三到。谓心到、眼到、口到。心不在此,则眼看不仔细。心眼既不专一,却只仅仅诵读,决不能记”;“凡为人子弟,须是低声下气,语言详缓,不可高声喧哄,浮言戏笑”。
常见问法
1、作者为什么说“三到之中,心到最急”?
因为心要是不在读书上,眼就看不仔细,心眼不专一,记忆就不会持久。心在读书上了,眼到和口道也就到了,所以作者说“三道之中,心到最急”。
2、作为一名学生,你在读书方面有何心得或好的方法?说出来和大家交流。
我在读书方面仿照茅盾的“三遍读书法”总结出了一些方法:读书要读三遍,第一遍快速的读,把内容大致看过一遍后再进行下一次的阅读,求得初步印象,然后品味作品妙处,最后精读,就像他所说:“读名著起码要读三遍,第一遍最好很快地把它读完,这好像在飞机上鸟瞰桂林全景;第二遍要慢慢的读,细细的咀嚼,注意到各章各段的结构;第三遍就要细细地一段一段地读,领会、运用,这时要注意到它的炼字炼句。”这样的读书方法,能够帮助我们提取书中的精华。
延伸
董遇,字季直。为人朴实敦厚,从小喜欢学习。汉献帝兴平年间,关中李傕等人作乱,董遇和他哥哥便投朋友段煨处。董遇和他哥哥入山打柴,背回来卖几个钱(维持生活),每次去打柴董遇总是带着书本,一有空闲,就拿出来诵读,他哥哥讥笑他,但他还是照样读他的书。
董遇对《老子》很有研究,替它作了注释;对《春秋左氏传》也下过很深的功夫,根据研究心得,写成《朱墨别异》。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,他不肯教,却对人家说:“读书百遍,其义自见。”请教的人说:“(您说的有道理),只是苦于没有时间。”董遇说:“应当用‘三余’时间”。有人问“三余”是什么?董遇说:“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。冬天,没有多少农活。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;夜间,不便下地劳动,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;雨天,不好出门干活,也是一种空闲时间。”
凡是读书,必须先整理好读书用的桌子,使桌子干净平稳,把书册整整齐齐地放在桌子上,让身体坐正,面对书册,仔细从容地看清书上的文字,仔细清楚地朗读文章。必须要读得每个字都很响亮,不可以读错一个字,不可以少读一个字,不可以多读一个字,不可以读颠倒一个字,不可以勉强硬记,只要多读几遍,就自然而然顺口而出,即使时间久了也不会忘记。古人说:“读书的遍数多了,它的道理自然就明白了。”所谓说书读得熟了,就是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,自然就会明白它的道理了。我曾经说过:读书有三到,有心要思考,眼要仔细看,嘴要大声读。心思不在书本上,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,心和眼就不专心一意,就只是随随便便地读,就一定不能记住,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。三到之中,心到最重要。心已经到了,眼和口难道还会远吗?
中心思想
本课向我们介绍了宋代名家朱熹的读书经验———“熟读精思”,给人以多方面的深刻启示:在学习和借鉴古人的读书方法的同时,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,学会熟读,精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