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文岛

拟古九首·其九

种桑长江边,三年望当采。
枝条始欲茂,忽值山河改。
柯叶自摧折,根株浮沧海。
春蚕既无食,寒衣欲谁待!
本不植高原,今日复何悔。

译文

种植桑树在江边,指望三年叶可采。
枝叶长出将茂盛,忽然遇到山河改。
树枝树叶被摧折,树干树根浮大海。
春蚕无叶不得食,无茧寒衣哪里来?
不把根植在高原,如今后悔亦无奈!

注释

“三年”句是说盼望三年之内可以采桑养蚕。
始:才。值:逢。
柯:枝干。沧海:指东海。这两句是说桑树的枝干被摧折了,根叶漂浮到大海中去了。
欲谁待:即欲何待,还依靠什么?
本:桑树枝干。这两句是说桑树不种在高原上,而种在江边,根基不巩固,所以摧折,有什么可后悔的?

创作背景

  《拟古九首》大约作于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(420年)或永初二年(421年)。其时离刘裕废晋恭帝司马德文不久,陶渊明已躬耕隐居多年,但对晋恭帝被废以及晋王朝覆灭心存痛惜和哀惋之情。

赏析

  拟古,就是摹拟古诗之意。但事实上这组诗并无摹拟之迹,完全是诗人自抒怀抱。从内容来看,整组诗大多为忧国伤时、寄托感慨之作,其中多有托古讽今、隐晦曲折之辞。

  第九首(本首)诗以桑树喻晋,晋恭帝为刘裕所立,犹如“种桑长江边”。恭帝之初立已操控在刘裕掌中,根基不牢自取灭亡。“今日复何悔”,诗人痛惜之情可见。

  陶渊明的《拟古九首》写的都是在朝代、人世改变时的各种现象以及诗人内心的思量和反省。全诗感情低回缠绵,语言曲折宛转。九首诗题为“拟古”,从中可看到《古诗十九首》、汉乐府、汉魏晋五言诗的痕迹,像第一首的简洁叙事方式、第二首的一问一答、第三首的以气象作兴比及物候作比,以及轻浅的词语、叠词等等。之所以用拟古作题,主要是时当晋宋易代,很多的感触及激荡的情绪,可以通过较隐晦的方式表达出来。

延伸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