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文岛

近现代时期 现代文 诗文

列表/略缩
黄瑞云 〔近现代〕

 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,一个是陶的,一个是铁的。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,常常奚落它。

  “你敢碰我吗?陶罐子!”铁罐傲慢地问。

  “不敢,铁罐兄弟。”陶罐谦虚的回答。

  “我就知道你不敢,懦弱的东西!”铁罐说,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。

  “我确实不敢碰你,但并不是懦弱。”陶罐争辩说,“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,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。说到盛东西,我不见得比你差。再说……”

  “住嘴!”铁罐恼怒了,“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!你等着吧,要不了几天,你就会破成碎片,我却永远在这里,什么也不怕。”

  “何必这样说呢?”陶罐说,“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,有什么可吵的呢!”

  “和你在一起,我感到羞耻,你算什么东西!”铁罐说,“走着瞧吧,总有一天,我要把你碰成碎片!”

 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。

  时间在流逝,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。王朝覆灭了,宫殿倒塌了,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,上面覆盖了厚厚的尘土。

  许多年代过去了。有一天,人们来到这里,掘开厚厚的堆积物,发现了那个陶罐。

  “呦,这里有一个罐子!”一个人惊讶地说。

  “真的,一个陶罐!”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。

  捧起陶罐,倒掉里面的泥土,擦干净,它还是那样光洁,朴素,美观。

  “多美的陶罐,”一个人说,“小心点儿,千万别把它碰坏了,这是古代的东西,很有价值的。”

  “谢谢你们!”陶罐兴奋地说,“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,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,它一定闷得够受了。”

  人们立即动手,翻来覆去,把土都掘遍了,但是,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。 

  【三年级上册】《陶罐和铁罐》

杨学良 〔近现代〕

   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戴嵩。他的画一挂出来,就有许多人观赏。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,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。

   传说有一次戴嵩的好朋友请他作画。画什么呢?戴嵩沉思片刻,决定画一幅《斗牛图》。他一会浓墨涂抹,一会轻笔细描,很快就画成了。围观的人看了,纷纷夸赞。

   “画得太像了,画得太像了,这真是绝妙之作!”一位商人称赞道。

   “画活了,画活了,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!”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。

   “画错啦,画错啦!”一个牧童挤进来喊着。这声音好像炸雷一样,大家一下子都呆住了。这时,戴嵩把牧童叫到面前,和蔼地说:“小兄弟,我很愿意听到你的批评,请你说说什么地方画错啦?”牧童指着画上的牛,说:“这牛尾巴画错了。两牛相斗的时候,全身的力气都用在角上,尾巴是夹在后腿中间的。您画的牛尾巴是翘起来的,那是牛用尾巴驱赶牛蝇的样子。您没见过两牛相斗的情形吧?”

   戴嵩听了,感到非常惭愧。他连连拱手,说:“多谢你的指教。”

   【二年级下册】《画家和牧童》根据杨学良作品改写。

佚名 〔近现代〕

   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《我家的一角》。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。

   “玲玲,时间不早了,快去睡吧!”爸爸又在催她了。

   “好的,我把画笔收拾一下就去睡。”

   就在这个时候,水彩笔叭的一下掉到了纸上,把画弄脏了,玲玲哇地哭了起来。

   “怎么了,孩子?”爸爸放下报纸问。

   “我的画脏了,另画一张也来不及了。”

   爸爸仔细地看了看,说:“别哭,孩子。在这儿画点儿什么,不是很好吗?”

   玲玲想了想,拿起笔,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。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。玲玲满意地笑了。

   爸爸看了,高兴地说:“看到了吧,孩子。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。只要肯动脑筋,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。”

   在第二天的评奖会上,玲玲的画得了一等奖。 

   【二年级下册】《玲玲的画》

宏巍 〔近现代〕

   查理是个很调皮的孩子,爱搞恶作剧,没有人喜欢他,倒是他叫自己是“好汉查理”。

   放暑假的时候,镇上来了度假的罗伯特先生一家。罗伯特先生的女儿杰西很可爱,不过,她只能坐在轮椅上。

   一天下午,查理跑到罗伯特家的院子里玩,看到屋里墙上挂着一把漂亮的长刀,喜欢极了。他从窗户爬进房间,羡慕地望着那把刀。

   “你想把它拿走吗?”听到说话声,查理才发现有个小女孩坐在轮椅上。

   “不,好汉查理从来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。”

   “你可以拿下来看看。好汉查理,我叫杰西。”

   “谢谢!”查理显得彬彬有礼。他抽刀出鞘,仔细的看着。

   杰西说:“这刀是爸爸的,要不然我会送给你。好汉查理,能推我到外面晒晒太阳吗?

   “好吧.”查理恋恋不舍地把刀挂回墙上。

   在草坪上,杰西高兴地背诵着一首首诗。他们俩在阳光下度过了一个快乐的下午。

   分手时,杰西问查理:“你能经常来陪我吗?”

   “当然可以。”

   查理虽然调皮,但说话是算数的。整整一个暑假,他每天都陪杰西在草地上玩。镇上的人们发现查理没有再搞恶作剧。

   暑假很快过去了,罗伯特一家要走了。临走的时候,罗伯特先生把查理叫到家里,说:“查理,你是不是很喜欢这把刀?现在它是你的了。”

   “不行,罗伯特先生,我不能随便要您的东西。”

   “查理,你带给杰西的礼物是快乐,现在我把刀作为礼物送给你。”

   查理第一次听到有人这样夸自己,连忙说:“谢谢您,罗伯特先生。”

   与杰西告别时查理握着杰西的手,说:“杰西,我会做个好汉。”

   “你会的,我从来就相信。”

  【三年级上册】《好汉查理》由宏巍编译。

佚名 〔近现代〕

   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,他从小就爱动脑筋,常常想出一些好主意。有一次,他靠自己的聪明救了妈妈的命。

   那一年,爱迪生刚满七岁。一天,妈妈突然肚子痛,疼得在床上直打滚。爸爸急忙骑马到几十里外去请医生。太阳快落山的时候,医生终于来了。一检查,原来妈妈得的是急性阑尾炎,需要马上做手术。上医院已经来不及了,医生决定在家里做手术。

   医生环顾四周,迟疑了片刻,说:“房间里光线太暗,没法做手术。”爸爸说:“那就多点几盏油灯。”医生还是摇头,连连说不行。大家急得团团转。

   突然,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。不一会儿,他回来了,捧着一面明晃晃的大镜子,身后还跟着好几个小男孩,每个人都捧着一面大镜子。爸爸一见又急又气,斥责道:“什么时候了,还胡闹!”爱迪生委屈地说:“我没胡闹,我想出办法了。不信您瞧!”爱迪生让小伙伴们站在点燃的油灯旁边,由于镜子把光聚在一起,病床上一下子亮堂起来了。爸爸恍然大悟,医生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。

   手术做得很成功,妈妈得救了。医生夸奖爱迪生,说:“今天多亏了这个小家伙,他真是个聪明的孩子。

   【二年级下册】《爱迪生救妈妈》

佚名 〔近现代〕

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,
可千万别慌张,
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,
会帮助你辨别方向。

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,
它在天空给你指点方向:
中午的时候它在南边,
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。

北极星是盏指路灯,
它永远高挂在北方。
要是你能认出它,
就不会在黑夜里乱闯。

要是碰上阴雨天,
大树也会来帮忙。
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,
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。

雪特别怕太阳,
沟渠里的积雪会给你指点方向。
看看哪边的雪化得快,哪边化得慢,
就可以分辨北方和南方。

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,
可千万别慌张,
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,
只要你仔细观察,多多去想。

【二年级下册】《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》

管家琪 〔近现代〕

  狮子想找一个动物接替他做“万兽之王”。于是,他宣布:“从现在开始,你们轮流当‘万兽之王’,每个动物当一个星期。谁做得最好,谁就是森林里的新首领。”

  第一个上任的是猫头鹰。他想到自己成了“万兽之王”,神气极了,立刻下令:“从现在开始,你们都要跟我一样,白天休息,夜里做事!”大家听了议论纷纷,可是又不得不服从命令,只好天天熬夜。一个星期下来,动物们都叫苦连天。

  第二个星期,轮到袋鼠上任了。他激动地说:“从现在开始,你们都要跳着走路!”听了袋鼠的话,大家直摇头。可是又不得不服从命令,只好苦练跳的本领。

  第三个星期,轮到小猴子当“万兽之王”。大家都非常担心:他会不会命令我们从现在开始,都得住在树上,成天抓着藤条荡来荡去?谁知,小猴子只说了一句话:“从现在开始,每个动物都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。”话音刚落,大伙儿立刻欢呼起来。

  狮子见了,笑眯眯地说:“不用再往下轮了。我郑重宣布,从现在开始,小猴子就是‘万兽之王’了!”

  【二年级上册】《从现在开始》根据管家琪作品改写。

佚名 〔近现代〕

  春风姐姐轻轻吹了一口气,小池塘就醒来了。池塘里的水波一闪一闪的,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。池塘边的芦苇长起来了,像长长的睫毛。

  白云倒映在池塘里,像一群白鹅。太阳倒映在池塘里,像一只鲜红的气球。月牙倒印在池塘里,像一只弯弯的小船。星星倒映在池塘里,像许多闪亮的珍珠。

  明亮的小池塘,美丽的大眼睛,映出一个五彩的世界。

  【苏教版一年级下册】《小池塘》

马及时 〔近现代〕

  从小学跨进初中校园,一切都是新鲜的,特别是几何那门全新的功课。所以,我们初一上第一节几何课时,大家睁圆了眼睛,认真而安静地坐在教室里,心中充满了好奇和渴望。

  几何老师会是怎样一个人呢?

  铃声一响,全班42双黑眼睛一齐望向教室门。须臾,一个头方大耳、矮胖结实的中年人夹着一本厚书和一个大圆规、一个大三角板挤进门,眨眼工夫就站到了讲台上。胖人能走这么快?全班同学大吃一惊,教室里更安静了,静得只听见周围深沉的呼吸。

  可是,一分钟过去了,那矮胖老师一句话不说,像一尊笑面佛一样,只是站在讲台上哑笑。眉梢、眼角、鼻孔、嘴巴、耳朵,可以说。他脸上的每一个器官,每一条皱纹,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!

  矮胖老师足足又哑笑了两分钟。

  太神气了,他该不是聋哑学校的老师吧?全班同学再也忍不住了,大家弯腰,摇头,挤眉,弄眼,一齐哄堂大笑!

  矮胖老师依然不说一句话,但却渐渐收起了笑容,用黑板刷轻轻敲击着讲台上的课桌,待全班同学安静下来,他突然面向课堂,反手在背后的黑板上徒手画了一个篮球大的圆,紧接着,又反手画了一个等边三角形。

  那生动地站在黑板上的圆和等边三角形又标准,又好看,于是全班同学都呆呆地想:用圆规和三角板画,恐怕也不过如此吧?

  矮胖老师站在讲台上,双目含笑,左嘴角微微斜翘,胖脸上一副得意扬扬的表情。待全班42双黑眼睛惊讶得每一双都放大半公分后。他突然转过身去,面向黑板,挥手写下了排球大的三个字:王玉琳。

  “这就是我的大名!”他说,声音出奇的洪亮。

  全班男女同学被他那金属般的声音镇住了,大气也不敢出,一个个睁大双眼,屏息静听。

  “上几届的同学。承蒙他们的特别关爱,私下里给本老师取了个绰号。”矮胖老师缓缓转过身去,挥手在黑板上优雅地又写了三个大字:王几何。

  真是太幽默了,全班男生、女生哄堂大笑。

  王老师却毫不理会满教室的笑声,继续用他那金属般的声音说:“这就是那些老同学给我取的绰号。天啦,本人太喜欢这美妙的绰号了!可惜,从来没有一个同学当面喊我王几何……”

  老师在黑板上公布自己的绰号,并且希望大家以绰号相称,在那个做什么事都严肃认真、呆板教条的年代,这样的稀奇事,不是太离谱了吗?但少年时代总是充满了叛逆,越离谱的事大家越喜欢,于是全班同学兴趣高涨。

  一个个洗耳恭听这矮胖幽默的绰号叫“王几何”的老师到底还要说些什么有趣的话。

  矮胖老师继续用黑板刷轻敲课桌,以镇住教室里的嘈杂声。“上几届有的同学说:王老师你画的那圆圈有啥了不起?我们也会画!”

  胖得像弥勒佛一般的王老师,站在讲台上眉开眼笑:“现在,我就请同学们一个个上台来,用不着反手,只是正面徒手画圆和三角形……”

  简直要让人笑破了肚子,几何课竟变成了图画课!

  如此喜剧的事大家岂肯放过?转眼间,只见男女同学轮番走上讲台。

  可是,大家哪里是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圆和画三角形?笑得双手发抖的同学们,一个个变得笨手笨脚,画的全是鸡蛋、鸭蛋、苹果、梨和丑陋的三角架!

  人人都笑得满脸泪水,喉咙发肿。

  几十年后。我依然可以对天发誓:这是我这辈子笑得最得意忘形、最舒畅、最厉害的一次。几何老师在同学们快乐得泪流满面的大笑中结束了第一堂课。

  王老师下课前的结束语是:“请注意,我并不是要大家死板地学我画圆、画三角形。我教了20多年中学几何,是一个一辈子热爱几何教学的教书匠,我反手画圆,只是向大家说明一个简单朴素的道理——只要功夫深,铁杵可以磨成针!我要大家牢记的是一种热爱知识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……”

  奇怪的是,王老师说这番话时,竟第一次严肃得面无一丝笑容。一时间满教室鸦雀无声。

  同学们对王老师第一堂课的评价只有两个字:痛快!

  这堂课的喜剧效果让42个中学生一辈子铭记在心,让42个少年永远记住他们的中学时代:有一位业务水平极高、人人都盼望他上课的幽默风趣的老师,他的名字叫做王玉琳,绰号叫做王几何。

  王玉琳是父亲马仁海的毛根儿朋友。

  【七年级上册】《王几何》

毕淑敏 〔近现代〕

  儿子长得比我高了。一天,我看他有点儿打蔫儿,就习惯性地摸摸他的头,在这一瞬间的触摸中,我知道他在发烧。

  “你病了。”我说。

  “噢,可能是病了。我还以为是睡觉少了呢。妈妈,我该吃点什么药?”他问。

  我当过许多年医生,孩子有病,一般都是我在家里给治了,他几乎没有去过医院。这次,当我又准备在家里的储药柜里找药时,却突然怔住了。

  “你长大了,你得学会看病。”我说。

  “看病还用学吗?您给看看不就行了吗?”他大吃一惊。

  “假如我不在家呢?”

  “那我就打电话找你。”

  “假如……你找不到我呢?”

  “那我就……找我爸。”

  这样逼问一个生病的孩子也许是一种残忍。但我知道,总有一天他必须独立面对疾病。既然我是母亲,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。

  “假如你最终也找不到你爸呢?”

  “那我就忍着。反正你们早晚会回家的。”儿子说。

  “有些病是不能忍的,早治一分钟是一分钟。得了病最应该做的事是上医院。”

  “妈妈,您的意思是让我独自去医院看病?”他说。

  “正是。”我咬着牙说,生怕自己会改变主意。

  “那好吧……”他摸着脑门,不知是虚弱还是思考。

  “你到街上去打车,然后到医院。先挂号,记住,要买一个病历本。然后到内科,先到分诊台,护士让你到几号诊室你就到几号,坐在门口等。查体温的时候不要把人家的体温表打碎……”我喋喋不休地指教着。

  “妈妈,您不要说了。”儿子沙哑着嗓子说。

  我的心立刻软了。是啊,孩子毕竟是孩子,而且是病中的孩子。我拉起他滚烫的手,说:“妈妈这就领你上医院。”他挣开我的手,说:“我不是那个意思。我是说我要去找一枝笔,把您说的看病的过程记下来,我好照着办。”

  儿子摇摇晃晃地走了。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,我就开始后悔。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,在孩子有病的时候,不但不帮助他,还给他雪上加霜。我就是想锻炼他,也该领着他一道去,一路上指点指点,让他先有个印象,以后再按图索骥。这样虽说可能留不下记忆的痕迹,但来日方长,又何必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呢?

  时间艰涩地流动着,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。两个小时过去了,儿子还没有回来。虽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,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。

  虽然我毫无疑义地判定儿子患的只是普通感冒,如果寻找适应锻炼看病的病种,这是最好的选择,但我还是深深地谴责自己。假如事情重来一遍,我再也不让他独自去看病了。这一刻,我只要他在我身边!

  终于,走廊上响起了熟悉的脚步声,只是较平日拖沓。我开了门,倚在门上。

  “我已经学会了看病,打了退烧针,现在我已经好多了。这真是件挺麻烦的事,不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。”儿子骄傲地宣布。然后又补充说:“您让我记的那张纸,有的地方顺序不对。”

  我看着他,勇气又渐渐回到心里。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练他,在这个过程中,也磨练自己。

  孩子,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。总有一天,你要离我远去,独自面对生活。我预先能帮助你的,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,它也许不那么准确,但聊胜于无。

  【五年级上册】《学会看病》

< 1.. 31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