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文岛
朱有燉

朱有燉

朱有燉(1379年2月6日-1439年),是明太祖朱元璋(1328年-1398年)第五子周定王朱橚(1361年-1425年)之嫡长子,朱元璋之第六孙,明洪武十二年正月十九日(即西历1379年2月6日)出于皇室老家安徽凤阳,洪武廿四年(1391年)三月受册为周世子。在明惠帝发起的削藩行动中,与其父朱橚一同被废为庶人,迁徙云南。至建文四年(1402年)朱棣登基后,方才恢复爵位。明仁宗洪熙元年(1425年)周王朱橚病薨,朱有燉袭封周王爵,在位近14年。至明英宗正统四年五月二十七日(西历1439年7月8日),朱有燉薨于封国河南开封府,享寿61岁,以其博闻多能而谥为“宪”,故世称“周宪王”。其园寝在河南禹州。

朱有燉同时也是戏曲史上重要的杂剧作者,他创作的31本杂剧至今悉数存世,为元明两代杂剧作者中,存世作品最多的一位。其作品原刻本今保存于国家图书馆,是仅次于《元刊杂剧三十种》后年代最早的杂剧刻本,在戏曲史上具有重要价值。

朱有燉死后无子,由弟朱有爝继承王位。明英宗知道朱有燉的死讯后,按有燉的生前意愿,赐书通知周王府不需要把没有子女的王妃及夫人殉葬,可是朱有燉的王妃巩氏及六位夫人已经殉死了,英宗只好下诏追谥王妃贞烈、六夫人贞顺。

延伸阅读